马原第五章
1、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阶段;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占据统治地位。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主要形式: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宏观调节;微观规制【多选】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铁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作用: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缓解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
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和改善
加快现代化进程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及影响;(选择题)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动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与组织保障。
积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双刃剑: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
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风险(经济全球化带来经济危机的迅速传播)。
4、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及实质;【大题】表现: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三个阶段,私人资本所有制;股份公司;法人资本所有制。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
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原因: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发生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实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5、当代(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征。
科技创新加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化。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生产组织和劳动形式的变化。三是新经济形态的出现。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影响日益显现。一是金融垄断寡头化。二是金融垄断国际化。三是经济虚拟化、产业空心化。
社会阶级层级结构呈现复杂性、多样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科技、文化传播等超级优势,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世界大变局下资本主义矛盾冲突的表现:经济发展失调;政治体制失灵;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最后更新于